發現毛孩身上長出腫塊,許多飼主第一時間會擔心是不是腫瘤或癌症。但其實,有很多皮膚腫塊都是良性的(非癌性),只要透過定期觀察與紀錄,就能協助獸醫追蹤變化並做出正確判斷。

在 Creature Comforts,我們始終建議:凡是新發現的腫塊都應該先由獸醫檢查。如果獸醫已經評估過並確認可以在家持續觀察,以下是你可以採取的做法。

🔍 在家觀察腫塊的正確方式:5 大步驟

✅步驟一:讓獸醫先檢查一次

在自己開始紀錄之前,請務必先讓獸醫檢查這顆腫塊,以排除急需處理的風險。他們可能會:

  • 測量並記錄腫塊的大小與質地
  • 建議進行細針穿刺檢查(FNA)了解腫塊內部細胞
  • 確認是否適合繼續在家觀察

💡 切記:不要自行判斷腫塊無害,專業的評估最重要。

✅ 步驟二:建立「腫塊紀錄表」

你可以用筆記本、手機記事 APP 或 Google 表單建立一份「腫塊觀察紀錄」。每次記錄請包含:

  • 日期
  • 大小(公分/毫米)
  • 形狀(圓形、橢圓、不規則)
  • 質地(柔軟、有彈性、硬塊)
  • 顏色或皮膚變化
  • 是否有分泌物(膿、血)
  • 位置(建議拍照標記精確位置)

📸 用相同角度與光線拍攝清晰照片,有助於後續比對變化。

✅步驟三:定期追蹤測量

除非獸醫另有建議,一般建議每2~4 週檢查一次即可,不需要天天觀察。

你可以使用:

  • 軟尺測量腫塊直徑
  • 或者在拍照時將尺放在腫塊旁邊作為比例參考

🚫 避免每天觀察,小變化容易造成誤判與不必要的焦慮。

✅ 步驟四:觀察以下異常情況

若出現以下變化,請儘快聯絡獸醫:

  • 腫塊快速變大
  • 周圍皮膚紅腫、發熱
  • 有膿或血流出
  • 觸摸時明顯疼痛
  • 毛孩出現異常行為(如沒精神、食慾變差)

💡 即使先前被判定為良性,若出現新變化仍應再次檢查。

✅ 步驟五:讓毛孩保持舒適

  • 避免讓毛孩舔咬或抓腫塊
  • 避免緊身衣物或項圈摩擦腫塊
  • 若腫塊位於容易摩擦的部位,可考慮使用保護衣或柔軟的伊莉莎白圈

❓ 常見問題 Q&A

Q:怎麼知道腫塊是不是惡性?
A:只有獸醫能做出正確判斷。不能單憑大小來評估風險,有些小腫塊反而更具攻擊性,有些大腫塊則可能只是脂肪瘤。

Q:每一顆腫塊都可以自己觀察嗎?
A:不是的。新出現的、短時間內變大的、或讓毛孩感到不適的腫塊都應該由獸醫立即評估。只有在獸醫確認安全無虞的情況下,才適合自行觀察。

Q:可以自己用 FreezePen 或偏方處理腫塊嗎?
A:絕對不建議!即使看起來像是小疣或皮膚標籤,也可能藏有潛在風險。像 FreezePen 冷凍治療必須由專業獸醫操作,切勿自行嘗試。